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乾隆宠臣纪晓岚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2025-10-07

乾隆宠臣纪晓岚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纪昀 外文名:Ji Yun 别名:纪晓岚,春帆,石云,观弈道人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 出生日期:1724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1805年3月14日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编修多部典籍为中国文化史做出杰出贡献 代表作品:《四库全书》《阅微草堂笔记》 官职: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谥号:文达

乾隆宠臣纪晓岚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职业:皇帝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庙号:高宗 谥号:纯皇帝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在位:60年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陵寝:清裕陵

你们知道乾隆宠臣纪晓岚是什么结局,接下来历史猫为您讲解

众所周知,乾隆帝一朝有两大宠臣,一个是协办大学士纪晓岚,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和珅,他们二人可谓是欢喜冤家,为后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众所周知,纪晓岚和和珅两个宠臣在乾隆一朝受尽殊荣,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帝即位之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想必许多读者都知道,乾隆帝驾崩后仅十三天,嘉庆帝就将和珅问罪抄家,后者最终自尽家中。那么,纪晓岚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需要指出的是,汉族出生的纪晓岚和满族勋贵和珅不同,他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出现在乾隆皇帝的视线之中的。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纪晓岚高中甲戌科进士,从此走向仕途。事实上,他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多次夺得乡试第一名,然而才华横溢的他屡屡被挡在进士门槛之外。直到31岁时才进士及第。由于位列二甲第四名,纪晓岚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职,负责书籍的编修工作,此后多年间,他一直担任国家书籍修纂工作,直至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被任命为福建提督学政。

此后他又被擢升为贵州都匀知府,侍读学士,对这个才学出众的官员,乾隆帝很是上心,曾说他“学问优胜”。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时任两淮盐政的卢见曾因贪污被革职,身为姻亲的纪晓岚曾向前者通风报信,于是纪晓岚获罪,被流放到乌鲁木齐。本来纪晓岚的仕途就此走向终点,可此时乾隆皇帝正在修纂《四库全书》,这本书囊括当时及历史上所有的文史百科,所著量巨大,该书的总裁官是已经74岁的大学士刘统勋。由于年事已高,他向乾隆大力推荐了才学渊博的纪晓岚,纪晓岚因此免罪,回到京城担任该书的总编纂。历经寒暑十年光阴,纪晓岚终于将这本内容浩大的书籍编纂而成,乾隆帝对此甚为满意。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日子里,纪晓岚历任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成为当时朝廷上的重要人物。才华横溢的纪晓岚并不是个书呆子,他为人风趣幽默,甚得乾隆的宠爱,由于编书有功,乾隆帝特赐他可以在紫禁城里骑马,可谓荣宠之极。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乾隆帝有感执政时间已过半百,且王朝在自己的治理下越发欣欣向荣,于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叟宴”。参加宴会中,最长寿的是一位141岁的老翁,乾隆帝开心出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众臣都知纪晓岚对对子十分厉害,纷纷要求他对下联,纪晓岚也不推辞,平淡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花甲代指60岁,古稀即70岁,两人的对子严丝合缝,正好对的是141岁。

不过,纪晓岚终乾隆一朝并没有足够的政治舞台,乾隆帝只是看中其文采,并没有太过重用他。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为执政时期不超过祖父康熙皇帝,于是准备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琰。可乾隆禅位却不想退权,和珅知晓后,立即向乾隆出了个主意,即退位不退大宝。所谓“大宝”,就是玉玺,这可是皇权的象征。当禅位大典开始时,纪晓岚等人才知道此事,哪有皇帝登基却没有玉玺的呢?于是典礼的主持官纪晓岚和宰相刘墉立即前往乾隆宫中,劝说他拿出玉玺,以完成新旧皇帝权力交接仪式。

不过,嘉庆帝即使拿到玉玺后,也没能亲政,直至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驾崩后,他才真正掌握军政大权。早就对和珅极为不满的嘉庆帝立即下诏,罗列了和珅的20多条大罪,并将其抄家。而对于纪晓岚,这个本就德高望重的当世大儒,嘉庆帝敬重的同时,也并没有重用他,只是给他加了太子少保的虚衔,调到内阁任协办大学士。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82岁的纪晓岚走完了他的一生,嘉庆帝为其上谥“文达”,肯定了他的能力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