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科普

项羽的出身自然比刘邦高,最后却输了,是因为什么?

2025-10-24

项羽的出身自然比刘邦高,最后却输了,是因为什么?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民族:汉族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逝世年龄:62岁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陵墓:长陵

项羽的出身自然比刘邦高,最后却输了,是因为什么?

姓名:项籍(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别名:项羽,项王,西楚霸王字号:字羽民族:华夏族出生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出生日期:公元前232年(庚子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职业:西楚霸王、军事家主要成就: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权代表作品:《垓下歌》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彭城大战,垓下之战相关事件:鸿门宴,会稽起义,霸王别姬故都:彭城(今徐州)

楚汉之争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战争。“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名人一起走进了解。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用毕生精力打下了大秦帝国,没想到在历史上仅仅存续了十五年,就被瓦解的破碎不堪,这个结果不仅秦始皇没有想到,世人都没有想到,当年如此辉煌的“统一六国”之壮举,在秦始皇去世两年后就被打破了。秦二世的荒淫无道与赵高霸权的为所欲为,让全国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有代表农民的起义大军,如刘邦的团队,也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如项梁项羽叔侄。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众多起义大军的互相拼杀当中,最终呈现了最后两股力量的角逐,那就是“楚汉争雄”。

“楚霸王”项羽作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的后代,身家背景可谓十分雄厚,自幼受叔父项梁的栽培,在文韬武略上样样优秀。再看刘邦,作为市井无赖活到了四十八岁,带着一帮狐朋狗友效仿他人开始起义,但从史实结果上看,这样的一个刘邦竟然击败了那样的一个项羽,最后称霸天下,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楚汉争雄”拼的是什么?“起点高”的项羽为何输给市井无赖刘邦。

1,项羽的刚愎自用输给了刘邦的虚心纳谏

刘邦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竟然成为起义军当中的主力军,凭的不仅仅是他战场杀敌的勇猛,更多的是他有一帮铁胆忠心的好兄弟、好战将来帮助他,这就是刘邦的人格魅力。刘邦在乎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意见,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团队的首领而洋洋自得,反而更加的谦虚和谨慎。相比之下,项羽的刚愎自用成了他失败的关键原因,比如在《鸿门宴》上,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那么“楚汉争雄”当有另一番结果了。

2,刘邦的知人善用

刘邦的身边有很多的能臣干将辅佐他,这与他的知人善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帮他打拼天下立下首功的韩信,最开始投奔了势力更大底子更稳的项氏叔侄,可项羽孤高自傲的性格,并没有识别出眼前的这位英雄,而是把韩信当作普通的士兵呼来喝去。韩信是有大抱负的人,不甘于整日遭白眼,一气之下转投了刘邦,而到了刘邦帐下后,却如上宾一般对待,这反差极大的对待方式,让韩信决心要辅佐刘邦。果真,在此后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韩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刘邦的为人处世之道与隐忍

刘邦虽然没有大的背景夹持,但却有一帮肝胆相照、不离不弃的朋友相助,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处世之道。除此之外,刘邦从底层一点一点的爬上来,因此在面对困境时知道如何隐忍,比如在鸿门宴时,当刘邦知道项羽心生忌惮后,毅然放低姿态,在赴宴时,也极力将自己的地位和姿态放于项羽之下,让项羽从心态上就消除了防御之心,相比较之下,项羽最后还是吃了“不能隐忍”的亏。

在“楚汉争雄”的最后时刻,项羽被困在了垓下,此时的项羽兵力少且粮草不足,不得不采取突围的方式,最后项羽一路逃到乌江,乌江的亭长苦口婆心的劝说其先回到江东,然后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没想到心高气傲的项羽宁愿一死,也不能以失败者的面目去见江东父老,最后自刎于乌江。